其他

杜甫草堂游记:全国文化景点应当对教师免费开放

2018-01-04 臧启玉律师 一境说法

七年前到西部讲学经过成都,由于行程安排时间太紧,我从车窗看看杜甫草堂,错过对文化圣地的朝拜机会,无限留恋的离去。2018年的第一天,我不远数千里从中国东部来到成都,特为了弥补这个遗憾。


天气的寒冷丝毫阻挡不了我的热情。一大早行李来不及放下,就直奔草堂。





兴冲冲的把教师资格证递进售票窗口,工作人员轻瞄一眼,冷冷的说:我们这里对教师不免费。


好像被人踢进冰窟窿里,心里一阵冰凉。我在北京的时候,很多文化景点对教师是免费开放的,特别是郭沫若纪念馆,门口有明显标志:凭教师资格证可以直接进入!工作人员对手持教师资格证的游客会倍加尊重。杜甫草堂作为一个国家级文化景点竟然对教师收费!教师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者,难道不该享受国家文化景点的进修权利吗?


带着对圣地的虔诚,放下这些不快,整整衣装,轻轻的踏进这座殿堂。


塑像上的杜甫是瘦弱的,典型的营养不良,一副饱经沧桑的神情眺望远方,既有对个人怀才不遇一生不得志的悲凉,也有对国家动乱却报国无门的遗憾。杜甫留世1500多首诗,而绝大部分都是后期不得意的时候写作的。国家的动乱、官场的不得意、生活上的贫困,在他的诗作中都有反映。




杜甫的一生是中国所有文化人中最不堪的,混的比今天的老师还惨。杜甫和李白、陶渊明不同,别人感觉官场不好玩,转头就走,图个自由自在,而杜甫祖辈都是做官的,一心想做官,却一生被官场玩弄。


杜甫三十岁之前不务正业,四处旅游,他认为自己是官二代,以后不愁前途。到了三十岁才娶老婆,有家有口后才知道责任,决定谋取功名,开始了十年流落长安租房子谋生的日子。


古代谋取功名有三种途径:科考、自荐、推荐。有一年皇上搞海选,面向底层农家子弟招考,杜甫认为自己很有学问,就作为普通考生报名了。主考官是中国最有名的奸相李林甫,他看不起底层百姓,告诉皇上“野无遗贤”,一个也没录取,于是杜甫就落榜了。


杜甫开始自荐,给当时的大官写信。在自荐信中把自己吹的天花乱坠。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臭毛病,结果都碰壁了,偶尔也有可怜他的,给安排个小官,杜甫又不愿意干。期间家庭生活陷入困境,儿子都活活饿死了。


战乱发生后,杜甫到了成都。去投奔老朋友严武,严武对杜甫还是不错的,帮杜甫盖了茅草屋,安定下来。后来严武做了四川一把手,就提拔杜甫做了工部侍郎。可是官没做多久,严武死了,杜甫在成都呆不下去了,开始四处流浪。而归乡是他晚年的愿望。



杜甫坐船回家,到了湖南的时候遇到发大水,饿了5天,就剩一口气了。当地县令心里想,不能让这样有名气的人死在咱这地方啊,于是派人给送去很多肉。五天没吃饭的杜甫没命的吃,结果给撑死了,享年58岁。


杜甫生前官职低,一直没有太大的名声,死后才被名流们重视。贵耳贱目也是文人的悲哀,生前互相看不起,只有死后才开始欣赏。宋明清时代的诗人多崇拜杜甫的诗作,当然也有看不起杜甫的,比方讲有一个很有名的诗人就很讨厌杜甫,他说:“我这一生最讨厌的就是杜甫,一个村夫子罢了”!他妈的,这就是狗眼看人低的典型。


杜甫的诗被称为“诗史”,毛泽东则认为杜甫的诗是政治诗。一个人只有在经历了富贵到贫穷的转变后,才更能站在底层百姓的角度说话。就像最近一些案发后被刑讯逼供的法院副院长、公安局长一样,从施害者到受害者的转变后,更能深刻的体味到刑讯逼供的流毒之深。杜甫作为一个官宦人家的富二代,一下沦落到吃饭都是问题的底层人,更能反应底层百姓的心声。




当杜甫的茅草屋被秋风所破时,他满怀才华却束手无策,从心中悲愤的发出呐喊:安得广厦千万间,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!


知识分子的生存状况是社会文明程度的反映。近来,安徽、陕西、四川等地相继发生了教师维权的活动,教师待遇提升问题成为社会热点。再穷不能穷教育,尊师重教,保障教师待遇是社会良心。


让教师免费进入杜甫草堂,这是很容易做到的事,希望杜甫草堂的经营者能成为中国文化的热爱者、承载者、传播者,而不是靠文化资源谋利的商人。


杜甫草堂门票60元!特记之。


臧启玉律师于成都

2018.1.1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